-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先实习后工作,成本堪比上两次大学
“几乎所有的招聘都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所以基本上大家都要用假期的时间来进行实习,即使学校不安排,自己也要找。”在某大学制药专业学习的小林告诉记者,即使要找到一个实习岗位也并不容易,班里进行实习的同学大部分不仅没有工资,还要自己搭上交通费和住宿费。在外地实习的同学成本更高,“有几个在南方实习的同学,背井离乡的,有时候一实习要好几个月,花费数万,我们都说这成本能上两次大学了。”
这些实习花销大多由学生家庭承担,实习单位极少向这些大学生支付报酬。
教育部、财政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对实习生的权利义务作出过相关规定,如“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等。然而这项管理办法仅仅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大学生则再次面临身份尴尬。
大学生:“知识没用不是我们的错”
有许多大学生反映,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自己专业的目前状况完全“不搭界”,课本老旧,和社会脱轨,虽然能够较为完整地了解知识体系,不过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却大部分运用不到。
大多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是为了“好就业”,然而等毕业时才发现,当年的热门专业如今已经泛滥,同期同专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得到的职位也难免给人 “难尽其才”的尴尬感。
“现在觉得大学学到的很多知识都浪费掉了,大学学习和工作上的内容完全没有关系。而且现在就业局势这么紧张,上大学的时候用了很多精力进行实习、学生工作等,并没学到什么真正有用的知识。”青岛大学经管学院的王彤说,她最后得到的工作和大学所学的专业并不对口,像王彤这样,跨过专业寻找工作的大学生还有很多。
针对这种状况,甚至有公司做起了“毕业培训”的生意,专门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提供“职场变身指南”。有相关专家表示,大学更重要的功能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真正衡量一所大学的不应是就业率而应该是学术水平,不应把大学看做批量生产员工的工厂。“如果大学毕业后还要为工作进行二次培训,而大学所学内容毫无效用,那么这应当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用人单位:不想成为“实习基地”
记者在一些招聘会上看到,一个普通企业开出的本科生工资大约只有2000左右,而在一线工作的技术工人则能拿到4000~5000,这也令许多大学生愤懑不平。
尽管技术工人岗位的缺口与日俱增,薪酬也颇具竞争力,不过,愿意到技校“回炉”的大学生仍然寥寥。青岛技师学院的梁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年还出现过的大学生技校“回炉”现象这两年已经日渐稀少,今年更是已经消失。而在企业以制造业为主的青岛,最缺乏的就是技术类的工人,许多大型企业对这些一线操作员工许以重金,薪金标准远超应届大学生。
“技术类工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目前应届生能够胜任的工作大多是可替代的。”一位企业的招聘人员说。
招聘会上,一位企业负责人力资源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更希望得到的是“熟练工”,由于企业自己展开培训成本高、代价大,所以基本上都不希望聘用无法直接上岗的大学生,从大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最好在企业外完成。这些企业即使在接受在校大学生实习的时候也十分谨慎,“核心部门肯定不能让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去接触,单位无法提供给大学生真正的机会深入了解这一行业领域。”
灵丘县举办文旅微短剧大赛
记者昨日从灵丘县文旅局获悉,该县将举办主题为“跟着微短剧游灵丘”文旅微短剧大赛,即日起面 ...
灵丘县“一条龙”式文旅大餐盛迎游客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连日来,灵丘县精心准备以“文艺赋能山水·‘五一’畅游灵丘”为主题的 ...
我市安排酒店游客接驳工作
为全面提升“五一”假期来同游客服务质量,方便部分大型酒店游客前往云冈石窟和大同古城景区游 ...
晋创谷·大同携手大同大学加快成果转化
4月28日,记者从大同智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晋创谷·大同和山西大同大学再度实现双向 ...
郭家窑乡: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沃野田畴,阡陌交通,乡村原野,生机勃勃。日前,大同日报社“美丽乡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