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从矸石山的绿化到智能开采的应用,从清洁生产的推广到创新成果的实践……巍巍武周山下,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脊梁矿这座承载着共和国工业记忆的老矿,凭借科技创新的引领和系统治理的推进,逐步探索出一条集低碳发展、质效提升与科技赋能于一体的高质量转型之路,书写着资源型矿区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生态修复:从“煤灰漫天”到“鸟语花香”
“过去麻雀飞过都会变成‘黑雀’,如今连对环境最挑剔的喜鹊都在矿区安了家。”老矿工刘伟的感慨,道出了马脊梁矿生态环境的巨变。近年来,该矿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在水、气、固废治理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推动清洁供热系统升级,马脊梁矿淘汰了4台高耗能燃煤锅炉,取而代之的是国内领先的模块化燃气锅炉系统,通过引入智能调控系统,供热响应时间可缩短50%,热效率提升15%,年减少标煤消耗约3400吨,减排二氧化碳8900余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62%。与此同时,该矿采用创新的“絮凝沉淀+锰砂过滤+超滤”三级工艺,矿井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000立方米,出水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再生水广泛应用于井下生产、消防及绿化灌溉,年节约水资源超数百万立方米。针对历史遗留的矸石堆场,该矿实施“日排日治、分层覆土”治理模式,精选樟子松、山桃等树种,运用滴灌技术保障成活率。目前,已植树3万余株,植被覆盖率提升40%,昔日的“黑色疮疤”如今已成为职工休闲的生态公园,生物多样性较治理前增加3倍。
智能开采:科技重塑矿山“基因”
当5G信号穿透500米岩层精准控制采煤机,当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每个作业环节,一场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马脊梁矿深度演进。
为实现精准开采提质增效,马脊梁矿应用创新的“一采一放”工艺,资源回收率提高至95%,年增产原煤10万吨;通过“一优三减”方案优化采区布局、精简采掘面、改良小煤柱工艺,为提升开采效率奠定基础。除此之外,8115工作面采用新型充填工艺,可降低材料消耗;多项巷道压力缓解技术推广,井下作业环境显著改善;自主研发的矿用防爆锂离子蓄电池无轨胶轮车,运行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下,相较于传统柴油车,节能率达到65%。
实施选煤厂智能化改造,是该矿提升煤炭开采率和利用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改造后,精煤洗选量提升15%,年增经济效益超千万元。其中,智能配仓系统融合了多传感器技术,能够精准控制6个落料点位,实现了配仓皮带的自动化控制,摒弃了人工干预的需求,从而颠覆了“人盯仓”的传统作业模式。红外光栅防护系统实现人员闯入0.3秒紧急制动,安全事故率下降90%。
青山为证,向绿而行。从“山西省环境行为良好企业”到“全煤行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再到“全国文明单位”五连冠,马脊梁矿荣誉墙上刻满了绿色转型的印迹。“煤炭企业就该是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我们要让每一吨煤成为绿色矿山的注解,实现生产与生态和谐共融。” 该矿矿长表示,未来他们还将通过“科技创新+系统治理”双轮驱动,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让传统能源企业走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之路。
云冈国际机场助晚到旅客顺利登机
近日,云冈国际机场多部门高效协作,成功协助一名晚到旅客顺利登机。事后,旅客专程送来印有“ ...
大同结艺青少年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举行
日前,大同结艺青少年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大同古城东南邑非遗手作馆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 ...
传统老矿山焕发绿色新生机
从矸石山的绿化到智能开采的应用,从清洁生产的推广到创新成果的实践……巍巍武周山下,晋能控 ...
大同老兵开通免费道路救援服务热线
随着暑期旅游高峰到来,市退役军人志愿者协会老兵公益志愿队道路救援热线再次开通,如果来同游 ...
柴市角西停车场服务待提升
7月27日晚,由于出口路面坑洼不平、收款二维码少等原因,市民张先生在大同古城柴市角西停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