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核心提示:近几个月,又到大学毕业生求职及用人单位校园招聘的高峰期。笔者收集以下案例,给大学生在招聘时提个醒儿。
近几个月,又到大学毕业生求职及用人单位校园招聘的高峰期。笔者收集以下案例,给大学生在招聘时提个醒儿。
【案例】2010年5月8日,一家公司到欧阳所在的大学招聘文秘,欧阳遂根据招聘人员要求填写了应聘登记表。三天后,公司电话通知欧阳被录用,欧阳正式进入公司上班,但两个月后公司要求欧阳走人。欧阳认为应聘登记表等同于劳动合同,公司并不具备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提起了诉讼。
【点评】法院并没有判令公司行为违法。虽然欧阳填写了应聘登记表,但公司与欧阳之间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而应聘登记表只是公司为了了解欧阳情况的一种途径,不是劳动合同成立的有效要件,因而不能认为是劳动合同。
【案例】2010年6月,李欣在校园招聘中被一家公司录用后,公司向李欣发放了录用通知书,其中标注了她的工作岗位、工资报酬、岗位要求等内容。一周后,李欣持录用通知书到公司工作。2010年7月底,公司要求李欣离开。李欣认为,公司的录用通知书涵盖了劳动合同所需的内容,其效力等同于劳动合同,诉至法院。
【点评】法院驳回了李欣的诉讼请求。录用通知书和劳动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人单位在招聘和录用员工时,录用通知书与劳动合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录用通知书是用人单位想与特定对象建立劳动关系的单方意思表示,劳动合同则表明彼此已经确立劳动关系。在录用通知书与劳动合同的约定有冲突时,应当以劳动合同的约定为依据。
【案例】2010年7月,李兰在招聘中被一家公司聘为产品推销员。双方约定:公司根据李兰完成推销产品价款的15%计发报酬,不再承担其它任何费用及福利。4个月后,李兰在工作中因车祸致八级伤残。李兰要求公司按工伤处理未果,产生诉讼。
【点评】法院并未判决李兰构成工伤。李兰和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认定工伤的基本前提。本案中,虽然李兰有公司的工作证,但并不能认定彼此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关系的凭证是劳动合同。公司仅仅是按完成推销产品的价款计发报酬,并未对其实施管理、指挥、监督,这些均与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相反。
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举行千人宣誓签名活动
近日,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为主题,结合该校实际情况, ...
平城区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群众歌咏比赛
6月29日,永泰门广场花团锦簇、彩球飞舞,平城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歌咏活动 ...
大同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
初心如磐,永远跟党走;使命在肩,启航新征程。6月29日,由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主 ...
外籍免签探路官 沉浸式体验大同
日前,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真人秀节目《目的地:中国!》大同篇,探千年底蕴 ...
居民生活渐入舒心佳境
如今走进绿地璀璨天城小区,居民们脸上的愁容少了,笑容多了,曾经困扰居民的停电焦虑、电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