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天镇县新平堡镇层林尽染,来自北京的130多名外国留学生,看长城,旅古堡,观赏古民居。古堡老镇的雄风让这些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朋友惊叹不已。历史上的新平堡作为边防战略防御重地,是民族文化激烈碰撞和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战国到明清,悠久的历史给新平堡镇留下了独特而丰厚的文化遗产。今年春季,省委宣传部把新平堡定为边塞旅游文化园区之后,天镇县及时成立相关领导组,吹响了保护、建设的进军号。
高标准规划 高规格建设
天镇县委、县政府请来了国家、省、市有关专家,站在复兴长城文化的高度,对边塞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进行科学定位,高标准地规划,先后完成了《新平堡镇总体规划》、《名镇保护规划》、《旅游产业发展策划方案》、《文化产业园区项目规划》等。 在规划先行的引领下,形成七项建设思路,一是打造新平堡边塞风情文化产业中心,以新平堡旧城为中心,对堡墙、堡门、商贸街、古民居、古衙门进行恢复修建,配套建立冷兵器和边贸文化陈列馆及演艺中心,形成集观光、购物、餐饮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区。二是建设宣威楼边塞风景瞭望区,将西马市的宣威楼、火药楼恢复原貌,设置长筒望远镜,建成边塞风景瞭望台,大梁秀色、长城龙盘等三省区交界的风光可尽收眼底。三是建设桦门堡古军事体验旅游中心,修复桦门堡,设立弓箭射手体验区、古代攻城模拟战争体验区,开展古代军事模拟活动。四是开发保平堡影视基地,以保平堡为核心,依托周边长城及千亩草场和哨马营,形成电影、电视、文化创意等多层级产业链的格局。五是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实物演说边塞文化的发展历程。六是建设平远堡军事诗韵乐楼休闲中心,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军事诗韵及传统文化内涵的娱乐休闲项目。七是构建外围服务配套区。
挖掘保护传承 打响名镇品牌
该县对新平堡境内的文物古迹,以及柴家夭明代冷兵器作战技法、康字湾传说、西马市烟云、李世民与桦门堡传说和涉“堡”诗词等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整理、保护,编辑刊印了“触摸新平”、“走近新平”等宣传材料。邀请、组织了10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中国长城论坛”,中央电视台、大同电视台制作了《中国千年古镇——新平堡》、《古堡新平》等电视节目,打响边塞文化的知名度。举办的传统庙会,融合物贸交流、餐饮娱乐、民俗活动、观光旅游的多层次活动,成为游客全面了解边塞文化的良好载体。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的相辅相成、传统习俗和时尚元素的和谐相处,新平堡被誉为“一座活的古堡”。近几年,新平堡镇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旅游特色名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