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从7月1日起,民政部重新修订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的施行,对特困人员的认定条件有哪些调整?就此,记者昨日采访了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的有关负责人。
特困人员是指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法履行义务能力的人员。特困人员生活困难、无依无靠、无人照料,是困难群众中最困难、最脆弱的群体。保障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照料服务,是各级政府兜底保障的重要责任。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共有1.57万特困人员。从今年起,全市城市特困人员和农村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600元;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平均达到每人每年6980元。
据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有关负责人介绍,重新修订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下月施行后,适当放宽了特困人员认定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了“无劳动能力”的残疾种类和等级,完善了“无生活来源”认定条件。新修的《办法》在原有认定“一、二级智力、精神残疾人,一级肢体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级智力、精神残疾人,二级肢体残疾人和一级视力残疾人”,规定上述残疾人应当认定为无劳动能力。认定特困人员“无生活来源”的具体条件是,其收入应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新修的《办法》,明确优待抚恤金不计入申请人收入。同时,将原表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中的基础养老金”规范表述为“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2、适度放宽了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认定条件。为切实解决当前普遍反映的困难家庭中以老养残、一户多残等问题,新修的《办法》适度拓展了对“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认定范围。在原认定范围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将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财产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及重度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应当认定为无履行义务能力。
3、放宽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覆盖未成年人范围。为切实解决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年满16周岁后面临的生活困难,维护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新修的《办法》明确特困人员中的未成年人,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至18周岁。同时规定,年满18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或者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继续享有救助供养待遇。
此外,新修的《办法》将调查核实和审核确认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并鼓励有条件的将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进一步简化优化认定程序,缩短办理时限,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得救助。
求职找工作 微信搜公众号 大同招聘信息总汇 或加微信16983141
大同人才网,www.dtrcw.net 是您找工作途中很好的伙伴

5场招聘会搭建精准帮扶“爱心桥”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困难群众帮扶工作的部署要求,切实破解民生困境, ...
停用公厕维修后已开放
11月8日,记者回访永固街与文兴路交口公共厕所看到,此前关停多时的公厕维修后已开放。 ...
商务系统离退休干部微信小程序开通
11月10日,市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召开离退休干部专题座谈暨商务系统老干部服务小程序培训会。 ...
塞上古堡高粱红 农旅融合绘新景
连日来,左云县管家堡乡保安村的千亩高粱迎来丰收。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秆,连片“红浪”与近 ...
大同邮政全力备战“双11”物流高峰
“双11”消费旺季如约而至,海量包裹涌向物流一线。为确保邮件包裹能及时、准确、安全地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