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秋收工作基本结束。连日来,我市乡村田野、山庄地头,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广袤大地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记者从市农委获悉,由于政策好、科技强、人努力、天帮忙,我市今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七连丰”。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中央、省“三农”工作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136”发展战略,围绕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三大任务,改革创新,合力攻坚,重点工作推进顺利,特别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据悉,今年受总体降雨适时、气象条件较好、增产项目支撑力度大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市农业生产形势一直好于常年。尽管6月底至7月上旬、8月上旬,阶段性、局部性旱象显现,但都迎来有效降水,旱情得到缓减,加之早霜偏晚发生,农业生产总体风调雨顺,为多年来所少见,也成为今年粮食丰收的外部因素。
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今年,全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粮经饲统筹发展格局,呈现出“两减两增”的明显趋势:粮食作物减,经济和饲料类作物增;主导作物减,特色作物增。具体表现为籽粒玉米大幅调减,马铃薯、豆类、蔬菜等作物增长较多。据市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15.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00.1万亩,同比减少20万亩;经济作物99.4万亩,同比增加7.4万亩;饲料作物16.1万亩,同比增加12.7万亩,增加了3.4倍。主要粮食作物中,玉米218万亩,同比减少24.7万亩;豆类、蔬菜和青贮玉米分别达41.8万亩、67.2万亩和15万亩,同比分别增加2.6万亩、4.4万亩和11.7万亩,全市由粮经二元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的趋势明显加快。
扶持政策持续给力。今年,我市在全面落实中央、省政策的基础上,加强“三农”政策创设,出台了5个政策性文件和中药材、设施农业、草食畜牧业和振兴杂粮产业的4个实施意见,向社会传递了加快种植、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信号,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同时,市财政安排1亿多元资金扶持“三农”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全市还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实施2个地膜覆盖项目158万亩,比上年增加29.5万亩;创建省级玉米高产万亩示范片3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74.6万亩、精准配方肥7万亩。
服务“三农”措施得力。在今年春耕春播期间,全市农业系统进一步加强科技培训,强化“三农”服务,从4月中旬开始,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以“三服务三落实”为主要内容的“转作风抓落实服务‘三农’”活动月。全系统共出动农牧业专家、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60期,培训农民达2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0多万份。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010台次、执法人员3759人次,整顿市场956个次,查获假劣种子1240公斤、农药23公斤,立案12起,结案12起,处罚金额2.05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7.5万元,有效净化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权益,为全市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浑源县开展青少年红色传承主题活动
重阳敬老情意浓,红色传承映初心。重阳节前夕,由共青团浑源县委指导,浑源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 ...
浑源县开展青少年红色传承主题活动
重阳敬老情意浓,红色传承映初心。重阳节前夕,由共青团浑源县委指导,浑源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 ...
清远西街问题公厕已整改
本报10月26日刊发《清远西街一公厕保洁不及时》一文,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当日,平城区环境 ...
180名大学生完成“创业预演”
26日,大同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首期创业意识培训(GYB)圆满落幕,来自山西大 ...
2亿余元涉金融执行案款高效到位
“历时一年半,我们终于成功清收了某房企客户的不良贷款本息合计2.04亿元。”近日,中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