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今年以来,浑源县积极整合资源,引导各类人才在精准扶贫一线谋实招、办实事、见实效,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该县从县直单位选派了168名业务精、善谋事、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派出133个扶贫工作队驻村开展结对帮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主力军作用。目前,全县各级党政干部结对帮扶贫困人口8962人,申报产业扶贫项目7个,申请项目扶持资金800余万元。县政协大辛庄村工作队积极协调,为该村配套安装了2台浇地变压器,新建1880平方米的精准扶贫养殖试验场,新打2眼机井,解决了村民的吃水和灌溉难题。
针对部分贫困户群众有时间、无特长的实际问题,浑源县根据群众需求,围绕种植、养殖、旅游、传统手工艺四大产业开展技术培训。邀请科技辅导员、种植养殖专家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及指导,手把手传授技艺,通过培训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大棚蔬菜种植、食用菌培育、黄芪羊养殖等技术培训班31场次,组织近62名专家下村开展农技指导,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
该县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过程中,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让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费用、增加就近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等实现脱贫致富。神农生态公司成立以来共流转土地1100亩,带动东辛庄、顾册两村300多户农民户均增收7万元,共安置附近村民300多人在园区就业,人均每年增收2万多元,并辐射带动周边12个村的产业创新。
该县通过政策吸引、金融支持等方式,引导乡土人才创办各种专业合作社,将同行业的乡土人才组织起来,聚集种植养殖能手、经纪人200余人,发挥群体优势,实现农村科技资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万生黄芪公司,流转土地3500亩建成黄芪种植基地,每年加工黄芪2200吨,可为农民增收8800多万元。同时,长期聘请当地村民从事种植基地管理,并提供加工、包装等就业岗位360个,每人每天可获得100元以上的务工收入。
180名大学生完成“创业预演”
26日,大同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首期创业意识培训(GYB)圆满落幕,来自山西大 ...
2亿余元涉金融执行案款高效到位
“历时一年半,我们终于成功清收了某房企客户的不良贷款本息合计2.04亿元。”近日,中国银 ...
大皮巷北段破损围挡装饰草坪已妥善处理
10月26日,记者回访大同古城大皮巷北段看到,破损围挡装饰草坪已妥善处理,周边环境整洁干 ...
锚定方向乘势而上 凝聚力量接续奋斗
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
云冈石窟今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
记者昨日从云冈研究院获悉,截至10月25日上午9时35分,云冈石窟景区今年游客接待量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