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为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及合理有效使用,发挥最大的惠民效果,市卫生系统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我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立“规矩”。市、县新农合经办机构在定点医疗机构审核监管和考核评价中发现的违规行为,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按相关规定,依据情节对违规定点医疗机构做出相应处罚。
定点医疗机构要悬挂标牌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市、县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78家。市卫生局要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要在显着位置悬挂定点医疗机构标牌,供参合农民识别;在显着位置设置宣传栏与公示栏,公布新农合补偿政策、就诊及报销流程,公示新农合基本用药目录、医疗费用补偿情况等。
公开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的诊疗科目、准予登记的医疗技术;公开本院药品(尤其是新特药品)、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的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大型检查项目的收费标准。
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依照临床诊疗技术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手册、医疗服务价格等,因病施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严格执行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规定。上级医院已经检查并出具检查结果报告的,下级医院应当予以认可,同级医院出具的检查结果报告应当予以互认。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政府举办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应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达到医改规定的使用比例。
患者出院带药不得超过一周量,慢性病最长两周量,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病历中详细记录。出院时不准带诊疗项目、静脉用药,不准带与本次住院病情无关的治疗药品。
患者出院及时办理补偿结算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掌握参合病人的入院指征,禁止放宽入院条件,把应在门诊治疗的患者收治住院。
接诊医生在新农合患者入院时,严格把握入院指征的同时,要认真查验患者身份证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等有效证件,及时将新农合入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录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备核查。严禁借证住院、挂床住院、门诊转住院、无指征住院和长期挂账等违规现象发生。 另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要设立一定数量的新农合补偿储备金,建立新农合补偿金专账。在参合患者出院时,及时办理补偿结算和费用兑付手续,不允许无故拖延、扣减补偿费用的现象发生。严禁只收患者押金,让患者先出院,与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结算兑付后,再行补偿患者的行为。
违规机构将被追缴违规补偿金
新农合县级经办机构每月要复核审查定点医疗机构申请兑付补偿材料,对重点抽查中发现存在违规补偿金额的定点医疗机构,要按照服务协议约定,按违规费用所占比例拒付违规补偿金。
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也要对各县区开展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补偿兑付资料的重点抽查审核工作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如在检查和考核中发现县区经办机构抽查不实、拒付不力,要严肃追究审核员、管理中心主任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按照市级检查或考核时所发现的定点医疗机构已违规补偿费用,按抽取期段所涉补偿总费用核算追缴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补偿金额。定点医疗机构违规问题较多,违规费用比例较大,连续3次被列入重点监管对象的定点医疗机构,暂停3—6个月新农合定点资格,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效的,取消定点资格
- 温馨提示:以上大同市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立“规矩”的资讯来自大同人才网(大同人才网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大同招聘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大同人才网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dtrcw.net/news/newsdetail-4818.html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