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5月的云中大地,山青水绿,生机盎然,处处孕育着发展的新希望。重要的时空节点,总会勾起厚重而又难忘的记忆。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视察,走进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坊城新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擘画蓝图。5年来,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黄花产业为核心抓手,以坊城新村为示范窗口,走出了一条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5年时间,我们持之以恒兴产业,小黄花做成了富民大产业;5年时间,我们不遗余力补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积极成效;5年时间,我们鼓足干劲抓民生,坊城新村实现从“搬迁安置”到“多元发展”的跨越式蜕变;5年时间,总书记牵挂的“小黄花”与“新村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我市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大同黄花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06年2月便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黄花产业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相继制定出台了《黄花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关于加快推进黄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强化资金保障、奖励扶助、金融保险等支持举措,推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三产融合发展,逐步构建起“政府+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大同黄花产业驶入规模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从曾经散落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的一株株黄花,到种植规模连面成片、研发产品种类过百的大产业,在短短几年里,大同黄花种植面积从不足3万亩发展到目前的26万亩,开发出六大系列13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40亿元,小黄花正在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特优农业的名品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致富花”。2023年,我市被授予“中国黄花之都”荣誉称号。
作为大同黄花主产区,近年来,云州区通过实施低效黄花田提质增效项目、发展黄花保险、加大黄花补贴力度、黄花消费帮扶、合作社联农益农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持续推动黄花产业增产增收。目前全区黄花种植面积达17.8万亩,黄花产业链产值达22亿元。
依托国家级黄花现代农业产业园,我市共培育出黄花生产加工经营主体175家,开发出的黄花产品先后通过地理标志、绿色、有机、“圳品”等认证,畅销京、津、沪、深等优质市场,全国设立大同黄花直营店16家,同时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大大提升了黄花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黄花“食为佳肴”的文章越做越大,“观为名花”的文化内涵和旅游潜质也在不断被挖掘。连续多年参与主办中国(上海)萱草文化节,积极打造“忘忧小镇”“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火山忘忧村”,建成火山天路、忘忧农场、大同黄花公园等休闲旅游线路,开展以黄花为主的科普、自然、食农、生活等系列教育活动,大同忘忧农场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典型,全国首条“萱草花音乐公路”成为网红打卡点,黄花火山桑干河观光农业游日渐火热……
日前,经过精心创意设计打造的黄花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宾,这座极具文化创意内涵、让人充满惊喜体验感的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黄花的种植加工、科技文化、功效应用,旨在深入讲好黄花故事,实现黄花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致力打造我市黄花产业高地和休闲文旅好去处。“通过对黄花文化的全面展示和黄花科技的深入挖掘,让这里真正成为科研基地、产业园区、研学之地、疗愈之地、快乐之地。”黄花博物馆负责人段亚萍说。
初夏的早晨,阳光明媚,微风吹拂。走进云州区坊城新村,一排排青砖瓦房整齐排列,一条条村街巷道干净整洁,一棵棵新栽树木吐露新绿,一股股清新空气扑鼻而来。站在坊城新村中心广场四望,卫生室、图书室、党建室、文化活动室、技能培训服务站、幼儿园等一应俱全。
“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坊城新村,看望刚刚脱贫的村民们,坐在白高山家的炕沿儿上拉家常,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一晃5年过去了,咱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啦!”“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小孩上学有幼儿园,老人吃住有关爱服务中心……”街心花园和健身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人群或聊天或运动,大家由衷地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
搬迁户白高山一家从住窑洞到住新房,并将自家的17亩土地流转了出去,拿到一笔流转费。儿子通过技术培训成为电焊工,一年下来活儿不断、收入不少。一家人都各自忙活着,打造着幸福的小日子,全家年收入超10万元,成为搬迁致富的典型。
5年来,村民的土地流转了,黄花产业发展了,家门口打工挣钱了,日子一年一个变化。村里还新建23个大棚种植经济效益高的草莓和樱桃,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持续增加,真正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多元增收”。2024年,坊城新村集体收入达到11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00元。
娱乐活动室、医疗卫生室、健身小广场、颐养之家、幼儿园……“一老一小”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基本保障到优质服务,如今,坊城新村人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获得感、幸福感满满,坊城新村实现了“住有所居、业有所兴、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跨越式发展。
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度贫困,到“一朵花富一方人”的振兴范例,大同用5年时间践行了总书记“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的殷切期望。如今的云中大地,黄花摇曳生金,新村笑语欢声,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小黄花“孕”出大产业 坊城人“奔”向新生活
5月的云中大地,山青水绿,生机盎然,处处孕育着发展的新希望。重要的时空节点,总会勾起厚 ...
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
5月10日上午,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体育场内锣鼓喧天、欢声雷动,由市体育局、市教育局 ...
2025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 普及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
5月10日,2025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启动仪式在大同大学善美楼善美展厅举行。 ...
第二届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学术研讨活动在同举行
5月10日,由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第二届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 ...
全市春播工作加速推进
当前正值春播关键时节,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紧盯全年种植任务,以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