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秋风送爽,金秋十月,全市有机旱作农业迎来丰收季。田野上农机穿梭,秋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云州区、云冈区等有机旱作农业种植基地,金灿灿的谷子、红彤彤的高粱绘就出一幅多彩的田园画卷。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抓住晴好天气,及时组织协调各类机械投入秋收工作,加班加点抢收快收。“我的谷子、黍子用机器收割,一天能收30余亩,现在都已经收割完毕,快得很。”云冈区高屯村村民殷福元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市将有机旱作农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加大资金、技术投入。今年重点实施有机旱作农业膜下滴灌81.5万亩,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项目区粮食单产提升200斤以上。还实施了阳高县、云州区2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10万亩“吨粮田”创建、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等项目,实现玉米大范围大幅度均衡增产。同时因地制宜引进选用新品种,在云冈区七峰山下海拔1400多米的坡梁地上,市青山兴谷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全膜覆盖种植的1000余亩蒙龙香谷,产量突破当地旱坡地亩产最高纪录。该合作社理事长殷兴文兴奋地说:“刚才测了一下,每亩地产量在550斤左右,属于大丰收了。”
随着粮食的收割,我市承担粮食仓储、烘干、加工等任务的企业也进入繁忙时节。在云冈区国禾天元现代农业公司,每天前来销售玉米的车辆络绎不绝。秋收开始后,该公司敞开收购,解决了农民存放粮食缺少场地的问题,加快了秋收进度。
目前,全市各县区秋收工作正有序开展。据市农业农村局最新统计,截至10月12日18时,全市秋收面积261.8万亩,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9.5%,其中,玉米124.8万亩,大豆16.4万亩,马铃薯14.6万亩,谷子26.7万亩,高粱11.1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2.4万亩,油料17.2万亩。
下一步,我市将组织各县区加快秋收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做好秋翻地、地膜回收、秸秆综合利用等相关准备工作,为高标准完成明年粮食生产打好坚实基础。
大同直飞首尔航线开通
8月6日凌晨,韩国可依航空RF8453航班搭载着首批106名旅客平稳降落在云冈国际机场, ...
高效警务暖人心 外地游客赞大同
“这一路的风景和回忆都在里面呢!本来都想着找到照相机的希望很渺茫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 ...
“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8月6日,以“聚‘柿’力·谋发展”为主题的2025“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发展大会在阳高县工 ...
大同⇌首尔国际航线正式开通
8月6日凌晨,一架搭载着首批106名旅客的韩国可依航空RF8453航班划破夜空平稳降落在 ...
我市首届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启动
日前,记者从市委社会工作部获悉,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