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优化主城区426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是2023年市政府10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日前,为缓解城市拥堵,提升市民出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市公安局交警交通信号配时中心通过精确研判路网结构、交通流特性及交通管理需求后,制定了我市整体控制策略,并开始对主城区426个路口的交通信号灯配时进行优化调整,全力推动全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交通理念,规范城市交通秩序,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市公安局交警交通信号配时中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支队交通监测数据对主城区车辆轨迹和路网流量分布进行分析后,发现御河以东整体流量水平要低于御河以西区域,御河以西区域交通流集中在南片。道路交通流呈现短时积聚特征,持续时长约一小时左右。路网流量分布严重不均,关键节点通行压力较大,其中晚高峰拥堵严重程度较早高峰更为显著。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精确研判我市路网结构、交通流特性及交通管理需求,将采用区域交通信号优化、建设全城绿波网、路口时空一体化改造、新型控制方式等措施对主城区426个信号控制路口进行精细化调优改造,持续提升交通效率,打造具有大同特色的品质交通。工作中,交警支队将主城区按照不同的交通特点划分为不同的控制区域(控制区域划分为御东片区、御西片区及恒安片区),控制区域内划分核心区与控流区,以外截内疏和干道优先的思路控制核心区交通流总量,均衡路网车流;区域内再细化重点片区,如学校、医院、商圈等,进行针对性的区域协调控制,保障区域交通畅通;建设全城绿波网,主干道全部实现绿波带控制,次干道、支路尽量设置绿波控制,保证主干道优先通行,次路交通顺畅无拥堵;根据路口的交通特点进行精细化调优,定期巡查维护,根据交通流变化进行微调,保持控制效果;针对主城区内交通拥堵治理的重难点路口,开展时空一体化设计研究,应用借道左转、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等新型控制方式,对夜间安全行车、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特殊节假日、恶劣天气出行等开展专题化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交通疑难问题。
据了解,我市主城区信号优化项目完成后,区域内交叉口平均停车次数降低20%,平均行程时间减少16%;协调优化路段行车速度提升16%,平均停车次数下降21%;主城区主要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5%。届时,市民出行将变得更加安全、有序、高效。
永泰街道20个城市“暖蜂驿站”投用
为切实解决户外劳动者“喝水难、休息难、避雨难”等实际问题,近日,平城区永泰街道积极搭建“ ...
北村村“小约定”撬动“大文明”
近日,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面启动村规民约提升行动,以兼具乡土气息与时 ...
阳高县举办玉米高产高效培训观摩活动
11月5日,阳高县举办玉米高产高效行动项目培训会暨现场观摩活动,该县30余名种植大户、农 ...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底色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
大同高速启动冬季除雪备战工作
为应对冬季冰雪对道路通行带来的挑战,保障广大司乘人员出行安全,近日,大同高速公路管理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