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打整治“百日行动”期间,我市公安部门破获了多起编造谎言诈骗他人钱财的案件,这些案件多是以能帮忙买便宜房、能帮忙找到好工作、能帮忙找到好投资项目为诱饵,受害人多是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普通市民,往往被骗走多年积蓄,还落得债台高筑,家庭失和,亲人反目。本报在此梳理分析部分典型案例,以提醒大家提高防范意识。 低价购房被骗了 近年来,我市的房价涨幅虽然不大,但也在逐步攀升。一些家庭为了便宜购房,愿意购买他人转让的低价房,结果中了诈骗分子的圈套,后悔莫及。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上不断有人出售抵账商品房,价格往往比在售房低很多,吸引了一些有购房意向而房款不足的群众,
不法分子趁机利用抵账商品房为噱头进行诈骗。 今年以来,御东公安分局多次接到居民报案称:有人以低价出售抵账商品房为名,使用假合同、假票据和假房本,骗取大额现金。由于受骗群众都是经济拮据的退休人员和准备结婚的年轻人,为了以便宜的价格买到住房,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结果被骗,这些受骗群众情绪激动,社会影响十分恶劣。 御东公安分局将该案列为目标案件,要求限期侦破。办案民警经过深入调查走访和排摸侦控,初步查清了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和逃匿地点。6月8日下午,经昼夜守候,民警在朔州市山阴县羊圈头村将嫌疑人李某成功抓获。 犯罪嫌疑人李某从事过建筑行业,看到房地产业内盛行用抵账商品房支付工程款,便找人私刻伪造我市多家房地产公司的公章、财务专章、合同和票据,从2013年开始,谎称开发商欠自己工程款,用商品房抵账,便宜出售抵账房,骗取多名受害人购房款和订金总计115.3万元。 其实,李某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受害人只要去相关房地产公司或房管部门查证一下就能揭穿骗局,但是贪图便宜、轻信承诺导致他们受骗上当。于女士的经历颇具代表性。2013年夏季,于女士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李某,李某声称自己手上有多套抵账商品房,并领着于女士等人去正在施工的御东某小区看房,进楼前还给他们每人戴上安全帽。于女士到售楼部一问,这个小区开盘价接近5000元/平方米,而李某的抵账商品房只要3200元/平方米。于女士深信不疑,她东借西凑交给李某35万余元。去年该小区交房了,李某给了于女士一套楼房钥匙,可于女士怎么也打不开房门。李某称是开发商发错了钥匙,等房本下来再说。于女士后来拿到了房本,到房管部门一问是假的,李某又称这是开发商的小房本,过段时间换正式房本,于女士再次相信了李某的谎言。直到犯罪嫌疑人李某被抓获,于女士还是不相信自己被骗了。 恒安新区是煤矿棚户区改造安置区,因为房屋属安置房所以价格十分便宜,吸引了一些群众的眼球,这让诈骗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6月5日,矿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民警成功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朱某。经查,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朱某以能低价购买到恒安新区三期房为由,多次实施诈骗,得手后突然失踪。经过数日连续蹲守后,办案民警在矿区中央机厂北路小区将嫌疑人朱某抓获,并当场发现受害人户口簿册及身份证件等20余份。 8月12日,矿区公安分局成功破获系列诈骗案,抓获嫌疑人马某,涉案金额60余万元。今年5月,矿区公安分局陆续接到群众报案,称被一马姓男子以低价购买恒安新区三期房为由,多次骗取购房款数十万元。
办案民警通过对受害群众提供的线索进行汇总分析,初步确定了嫌疑人马某的身份及活动轨迹。8月12日,经过近3个月的摸排跟踪,在城区公安局刑警队的协助下,办案民警在银行将准备取款外逃的马某抓获。经审,马某对其以买恒安新区三期安置房为由诈骗多人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警方提醒:煤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不属于商品房,不能交易,所谓有内部关系可低价购买是诈骗分子编造的谎言。 还有的诈骗分子利用伪造的购房合同做抵押,采取高息借款的方式进行诈骗。 8月20日,多名群众到南郊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他们被庞某某用假冒的东方罗马城商品房购房合同诈骗,涉案金额达70余万元。接案后,分局经侦大队立即组织精干警力侦办此案,经过10个小时的调查,当晚成功将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庞某某(男,46岁,大同市城区人,个体经商)抓获。经查,庞某某伪造东方罗马城商品房5份购房合同,通过散发街头小广告的形式,自称在外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人借款,多名群众看到借款利息较高,又有商品房购房合同做抵押,便信以为真。 靠“能人”找工作钱没了 前几年,煤炭市场火爆,不少人想在国有大型煤矿找份固定工作,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有本事的“能人”,收钱代办工作,使得不少群众上当受骗。 今年5月12日受害人武某向南郊区公安分局报案称,2011年7月,其在南郊区新旺乡先锋村,被一名叫祁某的女子以谎称可以代办朔州露天煤矿长期工作为由拿走43.98万元,受害人苦等几年也未能上班,后来祁某不见了踪影。办案民警经过分析研判、走访调查,最终掌握了祁某的活动轨迹,8月19日下午在枫林逸景小区内将其抓获。 8月15日,恒安新区公安分局接到受害人孟某报案称,2014年5月3日,被嫌疑人侯某以办理正式工作为由骗取现金16万元。经走访调查,8月28日,民警在恒安新区A区侯某的家中将其抓获。经查,自2014年起,侯某以可办理同煤集团正式工作为由,先后骗取10余名受害人共计113余万元。 祁某、侯某这类“能人”是靠自吹自擂单独行骗,而恒安公安分局6月4日打掉的一诈骗团伙则是团伙作案。为了把戏演好,他们竟然进行“岗前培训”,让受害人信以为真,诱骗更多人上当。 2014年1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郭某平纠集次某宝、次某叶等人,自称有能力为他人办理同煤集团正式工作。他们出资雇佣人员冒充云冈矿工资料、人事科领导,然后让这些人通知花钱找工作的人报到,再组织人员在云冈矿后山的空地进行“岗前培训”。这些逼真的表演骗取了受害者的信任,人们争着托他们办工作。目前已查明犯罪嫌疑人郭润平等3人共诈骗受害人29名,涉案金额520余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在矿区范围,以办理正式工作为诱饵的诈骗犯罪多发,由于信息不对称,宣传力度不够,不少群众仍然相信靠内部关系可找到好的工作,这就让“能人”有了表演的舞台。 投资诈骗花招多变 近年来由于民间投资渠道收窄,投资风险变大。犯罪分子乘机散布虚假投资信息,骗取公众信任,非法集资诈骗钱财,而且不断变换方法,用新概念蒙骗群众。 2015年年底至2016年2月,南郊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先后接到多名受害人报案,嫌疑人王某某以办理信用卡替他人还账为名进行诈骗。民警经过初步调查,立案3起,涉案金额达到321万余元。案情发生后,侦办此案的刑侦大队先期入手,从作案特点、转账方式、返现手段等着手,快侦快查,短期内取得了重大突破,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并立即将其上网追逃。7月23日,经过近6天的昼夜蹲守侦控,民警在内蒙古集宁市某小区将王某某抓获。 王某某之所以能够诈骗得手,其利用的诱饵是办理信用卡替他人还账,可抽取高额利息返现,受骗群众认为信用卡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会有风险,殊不知还是上当了。 众筹消费是去年以来开始流行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众筹消费可以购到低价商品,但是如果发起人存心诈骗,参与者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去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范某某伙同李某、邢某某在我市御河西路某商铺注册成立晋城市沪行众筹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大同分公司,以众筹消费的形式,与197名客户签订购车合同,诈骗受害人购车款956万元后潜逃。6月8日,办案民警在临汾市成功将范某某抓捕归案。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高额分红、高息返现,低价购物的投资项目多是诈骗分子设下的诱饵,只有保持平常心态,不贪便宜才不会上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