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连日来,在左云县广袤的田地里,一条条银白色的滴灌带如灵动的脉络延伸向远方,串联起节水农业的崭新希望。近年来,该县全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成功破解水资源短缺困境,走出了一条节水增效、农民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面对干旱频发、传统“大水漫灌”模式效率低下的难题,该县将膜下滴灌技术列为农业发展“头号工程”,今年推广面积已拓展至3万亩。通过“政府补贴+技术指导”的创新模式,集成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等技术,实现“节水、节肥、省工、增产”的多重效益。“滴灌带铺到哪里,水管就接到哪里,每亩节水超40%,这项技术已纳入全县农业‘十四五’重点推广项目。”该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高级农牧师冯健全说。作为试点乡镇,张家场乡今年推广滴灌种植面积超1万亩,覆盖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膜下滴灌技术有效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当地玉米出苗率比传统方式高出15%,预计亩产可增收200公斤以上。张家场乡乡长李慧武表示,他们正谋划引入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整合土地资源推进规模化种植,同时衔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让“节水田”真正变成“富民田”。
据悉,该县还计划引入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实现“精准灌溉、按需施肥”。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该县以技术革新突破资源约束,让有限的水资源浇灌出高效农业之花。随着膜下滴灌技术的全域推广,一幅“节水、增效、富民”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180名大学生完成“创业预演”
26日,大同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首期创业意识培训(GYB)圆满落幕,来自山西大 ...
2亿余元涉金融执行案款高效到位
“历时一年半,我们终于成功清收了某房企客户的不良贷款本息合计2.04亿元。”近日,中国银 ...
大皮巷北段破损围挡装饰草坪已妥善处理
10月26日,记者回访大同古城大皮巷北段看到,破损围挡装饰草坪已妥善处理,周边环境整洁干 ...
锚定方向乘势而上 凝聚力量接续奋斗
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
云冈石窟今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
记者昨日从云冈研究院获悉,截至10月25日上午9时35分,云冈石窟景区今年游客接待量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