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伴着机器轰鸣声,大型秸秆打捆机穿梭在田间地头,散落田间的玉米秸秆被打成一捆捆整齐的饲草包,这些回收的秸秆,卖给了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养殖户、养殖企业,曾经令人头疼的秸秆,成为田野里的“新宝贝”。去年以来,天镇县以饲料化、肥料化为主导方向,全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和收益,过去的生态“包袱”逐渐变成如今的“绿色财富”,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天镇县是我市的农业大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5.3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0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29万亩。秸秆来源主要有玉米、高粱、谷黍、豆类、马铃薯、蔬菜等作物,玉米秸秆和谷黍秸秆占比较大。去年以来,天镇县以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和产业模式县”为契机,立足全县产业现状,积极构建以饲料化为主、肥料化为辅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发展秸秆饲料化产业模式。去年,该县新培育秸秆收储合作社16家、加工企业或合作社14家,逐步形成“农户+合作社+企业”紧密协作的发展模式,打通秸秆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使秸秆“变肉、变奶、变肥”,实现产业循环发展。同时,新购置的36台(套)秸秆回收机械设备全部投入运用。
辣椒秸秆变成了有机肥料、玉米秸秆变成了有机饲料……在天镇县三十里铺乡刘家庄村大同跨界农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从设施蔬菜园区收回的辣椒秸秆堆成了小山,分拣好的秸秆被叉车运到有机肥生产车间,通过破碎、粉碎、除尘、发酵分解等工序,变成了种植蔬菜的有机肥。目前,该县完成干草棚建设27000平方米,完成蔬菜秸秆加工利用车间建设1500平方米,已初步形成以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蔬菜秸秆“肥料化”利用为辅、多途径协同的县域特色模式。
我市5.8万辆老旧电动自行车“换新”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截至7月30日,全市通过以旧换新累计淘汰老旧电动自行车5.8万辆, ...
大同南站加开夜间临时旅客列车
当前正值旅游旺季,举家出游的旅客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大同南站客流快速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 ...
云冈国际机场修复灯光系统故障
近日,云冈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灯光站班组经过多日夜间攻坚,圆满完成目视助航灯光系统14方 ...
晋创谷·大同举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会
近日,大同经开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邀请市科技局专业人员,在晋创谷·大同举办技术合同认定登记 ...
御河蓄水区清理整治工作加快推进
为及时恢复御河洪水过境后河道环境,确保河道畅通,切实保障行洪安全,再现水波荡漾的生态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