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在科技的加持下,我市智慧农业快速发展,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而“可感知、可控制、可预测”的智能化生产模式,不仅推动传统农业由“望天收”变成“高产田”,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玉米田里的别样“星”光
种了一辈子玉米的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农民昝普亮,以前从没想过种地能和天上的卫星挂上钩。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他担任理事长的云冈区普天友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里,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农民的认可。今年,当我市承担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北斗+智慧农业”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点任务落在云冈区普天友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时,昝普亮格外高兴。
应用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播种机械,通过精确控制的行驶轨迹和播种速度,能够实现玉米智慧种植的智能化、无人化、精准化。同时,通过5G+玉米生产指挥系统、5G+玉米生产管理系统、5G+玉米生产物联网监测系统、5G+玉米农机作业监管系统,昝普亮不用出门,通过屏幕上的一张图,就能直观看到数据分析结果,实现生产全程数字化管理。
看着试验田里节节拔高的玉米苗,昝普亮充满信心地发出了“邀请函”:“到秋收时来听好消息哇!”
黄花地的“科技狠活儿”
7月,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黄花基地,朵朵饱满鲜嫩的黄花待人采摘。仔细看去,田地里,葱茏绿色之间遍布着滴灌、微喷以及各种智能化监测设备。“现在黄花种植、管护的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唐家堡村相关负责人说。
为加快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州区搭建了智慧农业监测系统,安装了微气象设备及各类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气象和土壤墒情等各项数据,实施推广统一中耕除草、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增施有机肥的“三统一增”种植管理体系。
今年6月,西坪镇黄花联合社负责人吴波亲眼看见,植保无人机、植保坦克分别从空中、地面对黄花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这宛如电影大片一样的智慧农业场景,令他感到既震撼又佩服。“按照这个速度,五六个小时就能完成350亩黄花地的植保工作。要是以往人工作业,一天十来个人得用七八天才能完成。”吴波说。
对于黄花种植户魏增福来说,专业名词是抽象的,但智慧农业却是沉甸甸的、可感可知的:同样的投入和管理方式,2022年自家的黄花田亩产1500斤鲜菜,2023年达到2500斤。
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为农民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大同从创新、研发、推广等多方面发力,将智慧农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农业变为充满科技感和创新活力的领域,在农业新赛道上全速向前。
大同高专百余学生观摩数字企业
近日,团市委联合市数据局,举办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暨数字企业就业体验日活动,大同师范高等专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
我省202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12月6日至7日进行,网上报名11月7日开 ...
李二口长城吸引游客错峰游
10月下旬,古都大同秋意正浓,小众自然景点与特色体验成为游客“亲近自然、户外休闲”的新选 ...
重载列车动力学专题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11月2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西南交通大学主办的“重载列车动力学专题研讨会——HXD2 ...
环山西自行车骑游大会(阳高站)举行
近日,“杏花村酒杯”2025年环山西自行车骑游大会(阳高站)在阳高县守口堡村举行,近50 ...